我校新北校区,操场西南侧,绿树环绕的某个角落,一座用艺术点缀的铁皮屋子正傲然挺立在那里,绽放别样光芒。这就是我校常州市数字艺术重点实验室 (数字艺术特种项目研究室),即是章怀冰教授工作室。
走近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绕在铁皮屋子四周的山水画,古风古韵且全为手工绘制,让人对其内产生无限遐想。正门,挂着数个后现代主义味道的盆栽和风铃;若是时间赶巧,还可以看到在门外的晾衣绳上挂着刚画好的桌布等作品。无论是悬挂着的面具状花盆,还是晾衣绳上那一张张美轮美奂等待烘干的作品,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艺术品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艺术特种项目研究室”的牌子下,章教授还特意加挂了一个手工制作的木质牌子,“Welcome friends”——简单却别致。
一提到艺术家的工作室,人们首先会想到满地的画笔和手稿、四处乱丢的颜料、沾染上五颜六色颜料的衣服、昏暗的房间、头发蓬乱“酷酷”的艺术家……但眼前的这个工作室却整洁大方、分外别致。工作室不大却明亮雅致,四处摆满了艺术感十足的作品。
步入工作室,才知道在外面看似狭小的铁皮屋子其实内部别有洞天。
工作室的正上方,别具一格地采用大量的长线挂灯,在起到照明作用的同时,电线在屋顶上组成蛛网状的图案颇有艺术感。除了这种长线挂灯,在屋子的一角还有数个水晶吊灯绽放光彩,美轮美奂地展现了主人的生活品味与艺术格调。
从屋顶收回目光,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书架和酒架了。全球品味家居的必选杂志《家居廊》,设计界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国家级设计类文献图书《中国设计年鉴》以及《艺术收藏+设计》等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的各种艺术类书籍,安静地躺在书架上。从它们的破损程度看,绝不是摆放在那里的装饰品,而应该是时常被人翻阅。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其主人时常吐故纳新、吸收国内外新鲜的艺术知识……
在工作室的中间,摆放着一个丝毫不比书架小的酒架,各种白酒与红酒摆放于其中,精致典雅,展现着其主人对生活质量与情趣的追求。可见章教授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生活美好的艺术家,其作品带给受众的也是美好。”
当然,作为工作室而存在的铁皮屋,其主要目的还是用于研究与工作。当你的目光从房顶与书架上挪开时,会发现,角落里放满了各种艺术成品与半成品,而且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在正门左手边靠近墙角的窗口旁,一顶用华美丝缎以及色彩艳丽的假花点缀的女士阔檐遮阳帽静静地摆放在那里,无声地展现着“头上艺术”的雅致美;而在水晶吊灯下,一件颜色靓丽、线条优美的长裙正在幽静的灯光下绽放光华……除此之外,手工绘制的桌布、鲜亮色彩的油画、包装精致的书册等各种精美的艺术品不一而足,无处不显示着“用艺术装点生活 用生活诠释艺术”的理念。
工作室的主人章怀冰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北京搪陶公司任职,随后参与创办《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现为中国税务报)等报刊。1986年前往英国,就读伦敦大学格尔德斯密斯学院的视觉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随后又前往澳大利亚交流学习,期间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内外重大设计与活动,在 2013年加盟我校意工厂并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建立数字艺术重点实验室,研发创意产品,与学院师生进行互动教学实践。
同学们,去领略一下“用艺术装点生活 用生活诠释艺术”的意境吧!生活处处有艺术!校园处处有艺术!


